2011年3月30日 星期三
藏身處.狠狠婊了沒信仰的人
其實原本並不看好這部片的,
因為不管是預告片,或是電影簡介,
都把這部片描述成是多重人格,或是人格分裂的片子。
然而有關於這類題材的片子其實已經很多很多,
多到你會想,這部片還能變出什麼花樣來,還能有什麼不落於俗套的劇情。
看著看著,我得說,藏身處 (Shelter)還真的是有比較不一樣的劇情,
前面還有點像是沉默的羔羊,醫生跟內心或是小時候的描述,
一點一點的解謎,想知道人格造就的原因是什麼?
誰知道大概在片尾20分鐘,真的是完全翻盤。
近年的很多電影都很流行最後大翻盤,因為這樣絕對會給人印象深刻,
但翻出來的東西要更好更有梗,這樣的翻盤才有價值,
對某些人而言可能會很吃這部電影這一套,
但對我,雖然不流於俗套,但卻是讓我討厭了起來。
以下就開始提起電影中的劇情結尾了。
不得不說,電影前半部分其實有點沈悶,
氣氛拿捏還算得當,但整體的節奏其實可以在更快一點,
當然,也許這樣緩慢的進行,是為了更後面的結尾翻盤,
但整體來說,其實還是不足了些。
更別說太多為了嚇人而嚇人的片段跟音效了,
都害我以為,我正在看的是什麼恐怖驚悚片嘛?
看到後來才發現,X!! 真的是靈異驚悚片啊!!
是導演跟片商故意要誤導人的嘛,就一種被婊的感覺在內心。
什麼多重人格!根本就什麼都不是嘛!
什麼人格的養成的資訊從哪裡獲得?他又如何知道這麼多小細節的部份?
左撇子變右撇子,誰有色盲誰沒色盲,誰坐輪椅誰走路?
這些都不是重點了,前面探討那麼多也有點白費了。
因為,是他的體內有著許多人的靈魂啊!! 是靈魂啊!!
前一刻還那麼有科學根據的感覺,後一秒就變成靈異片了。
這個...前面一堆不知道如何解釋得疑點,
就全部交給你無法證明無法說死的怪力亂神全部解釋乾淨了...
讓在電影前半部認真思考這些疑點很久的我,
在後面卻讓我像個白痴一樣看完這部電影...
微妙的就是,電影裡根本沒有交代,
牧師的身體從何而來?過了這麼多年為什麼身體還不腐爛不會成長?
說好的泥巴塞喉嚨,靈魂回不去呢?
那牧師的這具沒有靈魂的空殼?又是哪來的靈魂驅動這他做這些事呢?
完全沒交代,若只是要單純被嚇被驚悚一下,那這部片的確不賴。
但就算沒多重人格,想就靈異片來好好探討的我,
也探不出個所以然來啊...啊啊啊...
若忽視一下上述的微妙點,
不要太深入探討牧師幹嘛要一直吸取沒信仰的人的靈魂?
原本以為,他就是個狂熱牧師,仇視沒上帝信仰的人本來就也不會太奇怪。
後來又想想,也許牧師沒大家想的那麼壞,
沒信仰這件事,也許根本是山林中詭異巫婆所仇視的事情,
一種巫毒、一種詛咒,牧師怕這些人會因為這樣而死去,
因此,保留了他們的靈魂,存放於自己的體內,
牧師的身體,就是這些沒信仰的靈魂的庇護所、藏身處。
也就是電影片名的:Shelter
這樣解釋起來,整個的承先啟後,跟整體的主題還挺搭的,
以編劇的手法來看,這樣更像是創作者的思維。
但是微妙的是,這畢竟自己的多餘揣測,電影裡所表達的也沒這麼明確,
說實在,就是沒辦法說服太多的人就是了。
所以,不知道是這部片其實沒我們想像的那麼厲害,
要不然就是導演實在拍的沒那麼好,一堆不清不楚,不交代好。
所以整部電影,除了沈悶了點之外,其他也都可圈可點啦,
不管是演技部分,氣氛部分, 除了那些詭異無法解釋的劇情點之外。
簡單來說就是部中上程度的電影。還算是值得一看。
但對我而言,討厭的點就是,
真的真的很討厭這種宗教狂熱的片,看了都會想罵髒話。
更意外的就是,一直秉持著片中小女孩不會有事的我,
畢竟電影要受到更普遍的分級,這種對小孩或是動物有殘殺的畫面都會很不利,
因此片商通常會要求導演不要拍這類的畫面出來。
而我,就是這樣被婊了。小女孩的靈魂還是被吸取了。
看到自己心愛女兒的靈魂在一個成年男子體內,
驚恐的臉龐留下幾滴眼淚,在對你喊著:媽咪,我好怕。
當時就覺得這老媽不精神崩潰也真厲害。
抱著有自己女兒靈魂的成年男子身軀,講完睡前禱告文,
就直接把他殺了。
嗯嗯,如果是我,我也會直接把他給殺了。
一個小女孩在一個完全相異的身體裡,太痛苦了,對誰都是一種折磨。
在以為,所有的靈魂都掛了,終於可以得到安息時,
小女孩的身體竟然奇蹟似的醒了。WOW!! 他復活了,太誇張了。
雖然很誇張,但至少結局不會是個不開心的結局,
就跟孤兒怨看的過程讓自己一直罵髒話,但最後還是被踢斷頭。
就算沒有大快人心,那至少希望會是個開心的結束嘛。
就在這麼想的時候,畫面中小女孩緩緩的哼起了一首熟悉的旋律。
幹!!!!!!!!!!!!!!!!!!!!!!!
藏身處 Shelter
導演:Måns Mårlind、Björn Stein
編劇:Michael Cooney(致命ID)
演員:茱莉安摩爾 (Julianne Moore)、強納森萊斯梅耶 (Jonathan Rhys Meyers)
...
2011年3月29日 星期二
[Dazzling Cafe].蜜糖吐司 - 台北東區
Dazzling Cafe 這家店真的很微妙,
當時從夏天就說著要去吃,說著說著,也到了冬天
想吃的念頭依然沒變,卻也不知不覺都過了年
過了這麼久,好幾個月,終於踏進了店裡,坐在桌前,吃著蜜糖吐司了。
這一切的一切,都怪他生意太好,客人太多,有夠難等。
當天只是打著碰碰運氣的念頭去,
想著平日假日的下午,應該不會太難等才是。
結果走到店門口,依然看到外頭有著滿滿的人在等候,
心理覺得不妙,有著會被打槍要等不知道多久的時間的答案的心理準備
卻意外的從櫃檯小姐的口中,吐出了,五分鐘這個答案。
"有一組預約兩點的客人,五分鐘後他們還是沒來的話就讓位給你們。"
wow!! 真是無比的幸運。
K文哥在外頭點著煙,煙都還沒抽完,就被呼喚著可以進去坐了,
此時擦身而過的另一組現場等候抽號碼牌的客人,嘴裡碎念著要等到五點半的字句,
內心百感交集的我,除了覺得外頭風好冷我好想趕快進店裡坐之外,
還有對著外頭辛苦等候的其他人,抱歉了,我先進去享用了,
如果我吃的夠快,也許那熱騰騰的椅子就可以讓給你也說不定。
蜜糖吐司的種類真的很多,
光看MENU上琳琅滿目的,還真的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點起
感覺每個都很不錯又好吃,但又無法點取太多,
只好留著下次再來,只希望下次不會等太久就好。
甜蜜派對蜜糖吐司。
算是挺基本款的,簡單的水果草莓,馬卡龍,以及香草冰淇淋。
黑色幽默蜜糖吐司。
其實跟上一款也是大同小異,當然最重要的是冰淇淋的部分,
一個巧克力的風味,就有別於另一種的口感,整體來說我更喜歡這款。
看看影片,有人服務的果然不一樣...
當初看他切還覺得他也太行雲流水了吧,
現在影片重播仔細看才發現,其實他也切的挺大力的嘛...
不得不說,那個土司外皮還真的不是太好切,
真是切的我都放棄沒食慾了,還是不如下面這款三明治來的平易近人呢。
以及另外介紹的燻雞三明治。
原本根本沒什麼期待的產品,咬入嘴中竟然比預想中的好吃好多。
心理會想著,一家蜜糖吐司店,竟然也會做出好吃的三明治,不由得佩服了一下。
也讓我下次來目光不會只注意在蜜糖吐司上,可以有更多其他的選擇了。
整體來說很豐盛,桌子上都被擺的滿滿的,
當然甜食這種東西真的沒有辦法吃太多,當然此處也不適宜聊天久留。
更重要的,此處消費的低消是一杯飲料。
因此點起來,其實價錢不會太和善。
其實飲料的低消也罷,入內只能待90分鐘也好,
只是有時想著定位要好久以前就得預定,現場等候又不知道要等多久的情況下,
要我常常來光顧,還真的沒那麼多時間跟精力呢。
不過就已這家店蜜糖吐司的招牌,的確是很值得去排那麼一次就是了。
沒吃過,的確挺可惜的。
能夠只等五分鐘就可以入座的功勞,一切都是因為他的帥氣感動了櫃檯妹,
所以,感謝K文哥。
延伸閱讀:
[Room 4 Dessert].法式焦糖蘋果派 - 台北東區
初探《輔大花園夜市》- 台北新莊
Dazzling Cafe
PINK(1店):北市忠孝東路四段205巷7弄11號 02-87739238
MINT(2店):忠孝東路四段248巷3號 02-27315199
檢視較大的地圖
...
2011年3月3日 星期四
黑天鵝.為了成就完美不朽
在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中,
娜塔莉波曼 (Natalie Portman) 終於憑藉著黑天鵝 ( Black Swan ),
得到了最佳女主角獎,也成就她目前演藝生涯的最高峰。
黑天鵝這部片,其實不能算是部非常棒的電影,也絕對不是部讓人討喜且回味再三的電影
整部片中,很大很大的一部分靠著是娜塔莉的演技,
片中所有的焦點都集中於主角娜塔莉身上,
其他配角,不管是舞團教練、假想敵的莉莉,還是那個一直呵護自己的媽咪,
都是畫龍點睛似的,重點,點到為止,
其他的地方可以說是都是靠著娜塔莉一個人的發揮,
在加上劇本的安排,讓這樣的角色發揮空間其實很大,
想逃避有強烈佔有慾的媽媽的溫室環境、
害怕被其他團員給取代的陰影、害怕自己也會成為沒人要的舞者、
以及對於自己無法詮釋黑天鵝這個角色的無奈及掙扎、
還有到了劇本末端,必須得成功且完美的詮釋黑天鵝的神情樣貌,
這樣的劇本刻化出的這樣的一個角色,實在是太有挑戰性了,
更別說導演為了隱藏娜塔莉沒有辦法表現芭蕾的專業舞姿的情況,
很多的時候鏡頭都是直接TAKE胸部以上的地方,
這就讓觀眾更加聚焦在娜塔莉的面容及神情,
因此,這根本是為了展現演技而打造的一部電影,而這也讓演技的發揮程度得以登上奧斯卡的殿堂。
當然,此部片中除了娜塔莉的精湛演技之外,另外的就是電影氛圍的營造,
如上述所說的,鏡頭大部分都是聚焦在胸部以上,
因此,每一幕都可以看到各角色很大張的臉呈現在螢幕之上,
當時坐在電影院就一直覺得幹嘛鏡頭要拉那麼近,
看久了真的覺得壓迫感很大,幾乎很多地方都是拉近特寫,很少有遠景的畫面,
配上劇本的走向,以及不知道畫面下一步會是呈現什麼樣的畫面,
彷彿觀眾就真的就跟著劇中的角色一樣,一起在承受這樣的心理壓力狀態,
一點、一點、一點的壓力,慢慢的累積、累積...
難怪劇中角色三不五時都會嘔吐一下,我自己都看到壓力大到也想吐了
然而在最後的20分鐘,劇情節奏開始明快了起來,
所有事情也慢慢的展開,情況也變得越來越不可收拾,
從電影開頭就一直累積的壓力,到了後頭,也終於得到了宣洩,也將影片推向最高潮。
這樣的轉合,也很襯托出主角終於成功詮釋了黑天鵝的情況,
在舞台上的連續鞭轉,那個媚惑的姿態神情,最後展翅著接受台下所有人的歡呼,
克服一切的壓力,終於到達了頂點、高峰,
那個完美的黑天鵝,終於誕生了。
拋棄了媽媽對自己的期望壓力、不想變成像媽媽一樣最後放棄了舞蹈,
事情不是都做到對,就會是完美。要有感情的注入,才能更添生命。
在真相終於大白,在知道自己沒有真的殺人,那股在內心百感交集的狀態,
摸摸自己腹部的傷口,從臉上留下眼淚的神情,
原本擔心的事情終於可以放下,自己的傷口卻還是在隱隱作痛,
但...又如何,一切都不重要,
那股因傷口疼痛的皺眉,又因壓力終於放下的嘴角微笑,
依然的拿起了粉撲繼續的上妝,逝去臉上的眼淚,
呈現出來的神情,終於不是前半段看到的迷惘、不知該如何是好的女生,
鏡子看到的只有那個專業、自傲的神情,
是那個剛剛跳黑天鵝讓觀眾大喊Bravo的天鵝皇后,Swan Queen。
走上最後的舞台,最後的段落,從高處的一躍而下,
一切的一切,終於都走過來了,所有承受的壓力都終於可以在這一刻得到成果,
媽媽因演出而掉淚的神情,團員觀眾的喝采,終於從教練口中得到小公主的稱號
她也終於感受到了,什麼是完美。那個超脫了凡俗,完全的重生。
無論在演出之後她的下場最後會是如何,是生還是死,都不是那麼重要,
畢竟,她曾經到達了完美的境界。
而最後那一刻,她也終於成為完美。
只是...身為觀眾的我們將會覺得,
成就完美的代價,實在是太大、太讓人無法想像了。
只能說電影的編排,設計的真的不錯,
前面那進度有點慢有點沈悶,然後冷不防的嚇一下,把觀眾的情緒緊繃到最高,
最後再藉由黑天鵝的完美詮釋,眾人的喝采,以及聚光燈的焦點下得到解放,
觀眾也彷彿經歷了這樣的壓力一番,將精神逼到極限,也更加強衝擊的力道,
也終於在電影散場,燈亮之時得以解脫。
這也是這部片令人讚賞的地方,就是氣氛的拿捏以及娜塔莉的演技。
而娜塔莉真的是個連眉毛都很有戲的人,
整部片中光是複雜的各式心理狀態就夠難演了,更別說還有黑天鵝的樣貌要詮釋,
片中最推薦的片段,絕對是上述說的掉淚上妝那段,
那個短短的幾秒鐘,臉部上就跑了不知道有多少的情緒在裡頭,
更別提那個從頭到尾都是天鵝湖的配樂了,那一刻的音樂一放,
整個畫面、整個橋段,真的只能用雞皮疙瘩來形容。
成就完美達致高峰,演出這樣角色的娜塔莉,也讓他自己走向奧斯卡的殿堂,
我真的覺得張海報很嚇人,看久了真的不很舒服。
但其他海報倒是真的都設計的挺好的,尤其開頭的那張,
不管是黑跟白的對比,手臂定格的氣勢,還是滿天飛舞的羽毛,以及那暗紅色的血手,
真的是非常美艷,跟上面這張的風格差異真大XD
以及不得不介紹的,我真的覺得黑天鵝的預告剪的好棒,
實在是太吸引人他葫蘆裡賣什麼藥了,當然我覺得很大一部分是音樂的關係就是了。
最還還是恭喜娜塔莉波曼得到了最佳女主角獎,
看完這片就會覺得,完全的實至名歸,跟劇中一樣成就完美不朽。
延伸閱讀:2011年,蔡小松年度推薦TOP 10
....
娜塔莉波曼 (Natalie Portman) 終於憑藉著黑天鵝 ( Black Swan ),
得到了最佳女主角獎,也成就她目前演藝生涯的最高峰。
黑天鵝這部片,其實不能算是部非常棒的電影,也絕對不是部讓人討喜且回味再三的電影
整部片中,很大很大的一部分靠著是娜塔莉的演技,
片中所有的焦點都集中於主角娜塔莉身上,
其他配角,不管是舞團教練、假想敵的莉莉,還是那個一直呵護自己的媽咪,
都是畫龍點睛似的,重點,點到為止,
其他的地方可以說是都是靠著娜塔莉一個人的發揮,
在加上劇本的安排,讓這樣的角色發揮空間其實很大,
想逃避有強烈佔有慾的媽媽的溫室環境、
害怕被其他團員給取代的陰影、害怕自己也會成為沒人要的舞者、
以及對於自己無法詮釋黑天鵝這個角色的無奈及掙扎、
還有到了劇本末端,必須得成功且完美的詮釋黑天鵝的神情樣貌,
這樣的劇本刻化出的這樣的一個角色,實在是太有挑戰性了,
更別說導演為了隱藏娜塔莉沒有辦法表現芭蕾的專業舞姿的情況,
很多的時候鏡頭都是直接TAKE胸部以上的地方,
這就讓觀眾更加聚焦在娜塔莉的面容及神情,
因此,這根本是為了展現演技而打造的一部電影,而這也讓演技的發揮程度得以登上奧斯卡的殿堂。
當然,此部片中除了娜塔莉的精湛演技之外,另外的就是電影氛圍的營造,
如上述所說的,鏡頭大部分都是聚焦在胸部以上,
因此,每一幕都可以看到各角色很大張的臉呈現在螢幕之上,
當時坐在電影院就一直覺得幹嘛鏡頭要拉那麼近,
看久了真的覺得壓迫感很大,幾乎很多地方都是拉近特寫,很少有遠景的畫面,
配上劇本的走向,以及不知道畫面下一步會是呈現什麼樣的畫面,
彷彿觀眾就真的就跟著劇中的角色一樣,一起在承受這樣的心理壓力狀態,
一點、一點、一點的壓力,慢慢的累積、累積...
難怪劇中角色三不五時都會嘔吐一下,我自己都看到壓力大到也想吐了
然而在最後的20分鐘,劇情節奏開始明快了起來,
所有事情也慢慢的展開,情況也變得越來越不可收拾,
從電影開頭就一直累積的壓力,到了後頭,也終於得到了宣洩,也將影片推向最高潮。
這樣的轉合,也很襯托出主角終於成功詮釋了黑天鵝的情況,
在舞台上的連續鞭轉,那個媚惑的姿態神情,最後展翅著接受台下所有人的歡呼,
克服一切的壓力,終於到達了頂點、高峰,
那個完美的黑天鵝,終於誕生了。
拋棄了媽媽對自己的期望壓力、不想變成像媽媽一樣最後放棄了舞蹈,
事情不是都做到對,就會是完美。要有感情的注入,才能更添生命。
在真相終於大白,在知道自己沒有真的殺人,那股在內心百感交集的狀態,
摸摸自己腹部的傷口,從臉上留下眼淚的神情,
原本擔心的事情終於可以放下,自己的傷口卻還是在隱隱作痛,
但...又如何,一切都不重要,
那股因傷口疼痛的皺眉,又因壓力終於放下的嘴角微笑,
依然的拿起了粉撲繼續的上妝,逝去臉上的眼淚,
呈現出來的神情,終於不是前半段看到的迷惘、不知該如何是好的女生,
鏡子看到的只有那個專業、自傲的神情,
是那個剛剛跳黑天鵝讓觀眾大喊Bravo的天鵝皇后,Swan Queen。
走上最後的舞台,最後的段落,從高處的一躍而下,
一切的一切,終於都走過來了,所有承受的壓力都終於可以在這一刻得到成果,
媽媽因演出而掉淚的神情,團員觀眾的喝采,終於從教練口中得到小公主的稱號
她也終於感受到了,什麼是完美。那個超脫了凡俗,完全的重生。
無論在演出之後她的下場最後會是如何,是生還是死,都不是那麼重要,
畢竟,她曾經到達了完美的境界。
而最後那一刻,她也終於成為完美。
只是...身為觀眾的我們將會覺得,
成就完美的代價,實在是太大、太讓人無法想像了。
只能說電影的編排,設計的真的不錯,
前面那進度有點慢有點沈悶,然後冷不防的嚇一下,把觀眾的情緒緊繃到最高,
最後再藉由黑天鵝的完美詮釋,眾人的喝采,以及聚光燈的焦點下得到解放,
觀眾也彷彿經歷了這樣的壓力一番,將精神逼到極限,也更加強衝擊的力道,
也終於在電影散場,燈亮之時得以解脫。
這也是這部片令人讚賞的地方,就是氣氛的拿捏以及娜塔莉的演技。
而娜塔莉真的是個連眉毛都很有戲的人,
整部片中光是複雜的各式心理狀態就夠難演了,更別說還有黑天鵝的樣貌要詮釋,
片中最推薦的片段,絕對是上述說的掉淚上妝那段,
那個短短的幾秒鐘,臉部上就跑了不知道有多少的情緒在裡頭,
更別提那個從頭到尾都是天鵝湖的配樂了,那一刻的音樂一放,
整個畫面、整個橋段,真的只能用雞皮疙瘩來形容。
成就完美達致高峰,演出這樣角色的娜塔莉,也讓他自己走向奧斯卡的殿堂,
我真的覺得張海報很嚇人,看久了真的不很舒服。
但其他海報倒是真的都設計的挺好的,尤其開頭的那張,
不管是黑跟白的對比,手臂定格的氣勢,還是滿天飛舞的羽毛,以及那暗紅色的血手,
真的是非常美艷,跟上面這張的風格差異真大XD
以及不得不介紹的,我真的覺得黑天鵝的預告剪的好棒,
實在是太吸引人他葫蘆裡賣什麼藥了,當然我覺得很大一部分是音樂的關係就是了。
最還還是恭喜娜塔莉波曼得到了最佳女主角獎,
看完這片就會覺得,完全的實至名歸,跟劇中一樣成就完美不朽。
延伸閱讀:2011年,蔡小松年度推薦TOP 10
....
訂閱:
文章 (Atom)